本书是南京大学甄峰教授在商务印书馆主编的《大数据与智慧城市研究丛书》成果之一。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全球性共识,并作为世界各国推进城市发展与创新、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功能品质的基本战略选择,也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针对当前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实践以智能基础设施、信息化项目为主导,缺乏对城市复杂系统的全面理性思考,以及综合系统的理论研究欠缺等现实问题,甄峰教授领衔主编《大数据与智慧城市研究丛书》。从多学科综合的角度展开智慧城市理论和应用研究,为中国智慧城市研究提供了新的探索,为智慧城市建设实践带来新的思考和认识。
《城市流动性与智慧城市空间组织》是丛书出版的第一本著作,围绕信息时代要素流所形成的流动空间,成为信息时代城市品质效率提升以及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并成为智慧城市的主导空间形态。本书在探讨流动性和智慧城市关系基础上,分析信息时代空间相互作用机制,进行要素流动性评价,探索智慧城市空间组织模式、结构形态与规划策略。本书研究和出版得到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2019年)、“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智慧城镇综合管理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2015BAJ08B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移动互联网应用对城市日常生活服务供需匹配影响机理研究(42071202)”的资助。
丛书主编简介 /Profile/
甄峰,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江苏省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智慧城市建设专家组委员。担任多个国际期刊、中文重要核心期刊副主编或编委。研究方向为智慧城市、大数据应用与城市规划、宜居城市、城市与区域规划。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20多项重要科研课题,发表中英文学术期刊论文300多篇,出版《信息时代的区域空间结构》、《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研究与规划方法创新》、《城市规划经济学》等学术著作10余本。获得中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第十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社会科学精品优秀工程项目等荣誉和奖励。
本书作者简介 /Profile/
席广亮,男,2016年获得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博士。现任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委员,《经济地理》期刊青年编委。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智能技术应用与空间转型、流动空间、智慧城市规划等方面研究,先后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5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等课题6项。曾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等奖项。
图书目录
序言
●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信息时代城市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
第二节 空间组织理论回顾与新进展
第三节 流动性与智慧城市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信息时代的时空观与流动性
第二节 城市流动空间的要素系统
第三节 流动空间组织形态与特征
● 第三章 信息时代空间相互作用机制
第一节 新的流动范式:空间的融合与粘性流动
第二节 流动性作用的场所功能转型:地理根植性与空间积累
第三节 场所的流动:远程控制与空间再生产
第四节 流动空间的空间效应:结构重构与形态变化
● 第四章 信息时代的流动性分析与评价
第一节 居民流动性分析与评价
第二节 企业流动性分析
第三节 公共服务的流动性分析
● 第五章 基于流动性的智慧城市组织模式
第一节 智慧城市要素系统构成
第二节 智慧城市系统结构与耦合关系
第三节 智慧城市生命有机体
● 第六章 智慧城市空间结构及其流动性特征
第一节 流动性视角的智慧城市空间结构
第二节 流动性影响下的智慧城市空间演变
第三节 智慧功能空间及流动性特征
● 第七章 基于流动性的智慧规划与管理策略
第一节 要素整合与流动性提升策略
第二节 基于流动性的空间布局与规划引导
第三节 面向流动性的智慧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简介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全球范围的要素流动,并改变城市要素的流动范式,持续对城市的场所空间产生作用,各种要素流动性和流动空间对城市空间的重要性越来越超过场所空间成为空间组织新的逻辑。尤其是在移动信息技术和高速交通技术的作用下,要素联系的时空距离不断被压缩,静态的区位和场所正在向流动的区位和功能空间转变,人流、物流、资本流、技术流等要素的流动与组合关系,成为资源配置、空间布局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全球性共识和城市发展重要方向。在我国,智慧城市被认为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样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国家住建部、科技部的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推动下,超过500多个城市进行了各类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和示范建设。在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探索过程中,推动了智能基础设施以及各类智慧民生服务、智慧政务管理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城市运行效率。但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仍然以信息化为主导,相关的理论、技术方法探索远滞后于现实需求,从城市科学视角的综合研究与探索尤其不足。流动性、流动空间成为理解智慧城市的重要理论和方法。笔者认为,流动性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内涵与特征,进行要素流动性的综合评价分析,是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资源要素和功能结构合理配置和优化布局的重要基础。流动空间则是智慧城市的主导空间形态,通过流动空间的要素系统、结构形态分析来深化对智慧城市系统框架、功能空间组织与规划建设策略的研究。从流动性视角开展智慧城市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
本书立足于城市流动性与智慧城市空间组织,梳理信息时代的流动性以及流动空间理论,分析流动空间与场所空间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流动性视角下的智慧城市组织模式与空间结构,探讨智慧城市要素系统构成与耦合关系,分析流动性影响下的智慧城市空间演变,以及智慧功能空间的流动性特征,最后提出基于流动性的智慧规划与管理策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面向智慧城市发展,系统进行城市流动空间的理论框架与作用机制研究。从赛博空间和场所空间互动耦合中时空压缩与关系重构的角度,探索流动空间的系统组织结构,分析流动空间的形态要素、类型构成与结构特征;并从新流动范式与空间融合、地理根植性与空间积累、远程控制与空间再生产、结构重构与形态变化等方面探讨流动空间的作用机制及其空间效应。虚拟信息流与实体要素流的结合,呈现出新的粘性流动范式。流要素的地理根植性和场所依赖作用,促进了全球化、信息化的地方化过程,从而加速了流要素和活动在场所空间的积累。通过远程控制和协助来实现流动的场所建构,一方面远程办公、远程教育等模式的出现,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办公、学习场所变为流动的活动场所,另一方面通过远程控制作用,使得管理、生产和服务功能不在同一地点进行,标准化生产、服务模式的出现,使得特定类型的场所理论上可以在任何地方实现空间再生产和流动再现。在新的流动范式作用下,促进了流动空间不同系统层面的融合,带来了城市空间组织的显著变化。流动空间改变了空间要素集聚和扩散的趋势,促进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多中心、网络化发展,并支撑了智慧城市形态的出现。
二是探索流动性分析评价的方法与路径,推动流动空间研究由理论思考向实证分析拓展。从居民、企业和公共服务三个方面进行了流动性分析评价方法的探讨,这是人本导向的智慧城市建设与空间组织的基础。首先,居民日常活动和活动空间是城市流动空间的本质,通过城市内部居民日常行为活动空间和活动的空间联系网络分析,有助于更加深入的理解城市流动空间组织特征。其次,在分析信息技术对企业区位因子影响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信息时代的企业要素流动性与空间组织,重点从流动性角度分析了企业空间组织的变化。最后,基于智能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城市公共服务的动态监测、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以及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是对公共服务的时空流动性特征及影响机理的挖掘,有助于提升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智慧管理水平。
三是基于流动性进行智慧城市空间组织研究。在分析智慧城市的技术、活动、空间与决策等系统要素基础上,构建智慧城市复杂系统结构模型,分析智慧城市生命有机体,探讨智慧城市空间的结构特征与演变趋势。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改变城市各类要素流动性和重塑流动空间的同时,对智慧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组织产生深远的影响。本书从流动性的视角探讨智慧城市空间结构,梳理了智慧城市的点、线、面和网络结构,并分析智慧区域、智慧城市、智慧组团和智慧社区等不同尺度智慧空间的要素流动,以及不同尺度空间的联系结构,并探讨智慧城市空间结构的动态性。进而分析智慧城市空间演变的趋势,包括基于虚实要素流交互的数字孪生空间打造、要素郊区化流动下的智慧功能空间拓展、城市中心地区的要素流集聚与智能功能提升,以及智慧节点空间的发展。同时,立足于城市主要的物质功能空间智能化和虚拟化,探讨智慧的居住空间、办公空间、商业空间、产业与创新空间等智慧功能空间的流动性特征。最后,提出基于流动性的智慧规划与管理策略,包括要素整合与流动性提升策略,基于流动性的空间布局与规划引导策略,以及面向流动性的智慧管理策略。